三腔二囊管壓迫止血護理常規(guī) 三腔二囊管壓迫止血護理常規(guī)三腔二囊管壓迫止血護理常規(guī)三腔二囊管壓迫止血,適用于食管,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。</p>三腔二囊管壓迫止血護理常規(guī)

經(jīng)鼻腔插入此管,進入胃腔后充氣使氣囊膨脹,然后向外牽引,用以壓迫胃底的曲張靜脈。

此時再充氣,使位于食管下段的氣囊膨脹,即可壓迫食管的曲張靜脈。

(一)檢查氣囊是否漏氣,用50ml注射器抽癟胃及食道氣囊內(nèi)氣體,然后在胃氣囊注水200ml,食道氣囊150ml,放在水中觀察氣囊有無漏氣變形。

再用注射器抽盡囊內(nèi)水及空氣,三腔管每個管口標記醒目。

(二)用石蠟油潤滑胃管及雙氣囊,同鼻飼插胃管法插入三腔管(胃管),抽吸胃液,有胃液抽出時,證明在胃內(nèi)。

(三)用50ml空針向胃囊內(nèi)注氣250—300ml,使胃囊膨脹,壓力40—50mmHg,并用止血鉗夾閉管口以防漏氣。

向外牽拉三腔管至有輕度彈性阻力感,后用膠布固定三腔管,在管尾扎一根粗紗繩,0.5kg沙袋、通過滑車裝置牽引三腔管壓迫胃底,稍抬高床腳。

牽引方向應(yīng)順身體縱軸與鼻唇部呈45°,再用注射器在食道氣囊注氣150ml用夾子夾緊食道氣囊開口端,并作好標志。

胃管腔接胃腸減壓器,負壓調(diào)至8Kpa,定時抽吸。

(四)用空針抽凈胃內(nèi)血液、胃液,以觀察出血量及出血是否停止。

如出血不止,用冰腎遵醫(yī)囑胃管注入,以收縮局部粘膜的血管達到止血。

(五)每2-3小時檢查一次氣囊壓力。

每12小時放松一次氣囊,每次放氣時間30分鐘,放氣后10-15分鐘抽吸胃液,觀察有無繼續(xù)出血,氣囊壓迫48小時后胃管內(nèi)仍有鮮紅血液吸出,說明氣囊壓迫止血無效,應(yīng)立即報告醫(yī)師。

(六)記錄每日胃液吸出量及性質(zhì),以供每日補充水、電解質(zhì)時參考。

(七)病情觀察:密切觀察神志、血壓、脈搏、呼吸、心率、出血情況,準確記錄出入量。

(八)三腔管安置期間,要做好心理護理.每日口腔護理2—4次。

(九)出血停止24小時后,先放食道囊內(nèi)氣體,并松開牽引,繼續(xù)觀察24小時,未出血后再放胃囊內(nèi)氣體,拔管前先口服石蠟油30ml~50ml,潤滑胃管與氣囊并抽盡氣囊內(nèi)氣體后再拔管,以免因血塊的粘滯拉破粘膜再次出血。